《白雪遗音》的历史文化价值
董淑慧
(南开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清末民歌俗曲集《白雪遗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白雪遗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节日习俗、民间信仰和禁忌、婚葬礼仪、祈子生育等多个方面。《白雪遗音》反映的文化现象有的保留至今,有的踪迹难觅。结合山东、河北、天津等地的风土民情,梳理200多年来北方地区节日习俗、民间信仰等的传播、流变和兴衰。
关键词:《白雪遗音》;历史;文化;信仰和禁忌;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910(2015)04-0001-04
一、《白雪遗音》概述
《白雪遗音》是清代华广生于19世纪初所辑民歌俗曲集。该书嘉庆九年(1804)编订,道光八年(1828)由玉庆堂刊刻,因内容有干风化,语词尘下,乃被禁毁劈板,故此书绝少流传。民国初发现孤本,现有郑振铎选编《白雪遗音选》(1926年)及汪静之选编《白雪遗音续选》(1930年)传世,1959年中华书局将全书排印出版。华广生是山东历城人,字春田,生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白雪遗音》全书22万字,分四卷,收南北曲调780首。卷一收“马头调带把”211首,卷二收“马头调”303首,卷三收“剪靛花”35首,“起字呀呀呦”34首,“八角鼓”49首及“南词”111首等,卷四收“南词”33首。《白雪遗音》一书所收俗曲,是以山东济南为中心、流行于南北方运河两岸的“马头调”等歌楼酒馆的伎艺所唱的词曲。据白凤鸣(1909-1980)回忆,马头调是运河南北流通时艺人在客、货船中演唱的一种小曲。流行于河北武清到通县一带的称“北板马头调”;流行于沧县、德州、郑家口、临清一带的,称“南板马头调”。“马头调”也写作“码头调”,最初沿运河两岸逐渐发展,并通过艺人跑码头相互影响、南北交流而逐渐形成气候的时调小曲。它最初是短小精悍的单曲,单曲逐渐发展连缀成中篇。词曲的内容也由反复吟咏的抒情歌逐渐向更具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事歌过渡。“马头调”清初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广泛传唱,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作为一个独立的曲种,马头调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曾在北京的广播电台广播,50年代马头调逐渐失传。
《白雪遗音》卷首刊有“马头调”工尺谱,其所载“马头调”曲词内容包罗万象、无不歌咏,但以表现男女风情的情歌居多,除此之外,还有从戏曲故事改编的《凤仪亭》、《醉打山门》等几十首,讽刺政治的歌谣有《不认的粮船》等曲子,描述风光景物的有《济南八景》等曲子以及《戏名》、《古人名》等游戏文章15首。
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明清民歌时调集》所收录《白雪遗音》为底本,考察其历史及节日、民间信仰和禁忌等文化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白雪遗音》的历史价值
《白雪遗音》曲词内容广泛,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除四时风景、闺怨情痴外,该书还记录了当时社会大小事件。大事件,如发生在乾隆年间的山东王伦领导的清水教起义(见“打杠子”[1](P758))、段文经杀官劫狱事件(见“打杠子”[1](P758))、1786年台湾林爽文作乱(见“争台湾”[1](P495))和发生于嘉庆13年的“李毓昌案” [1](P566)等。引“李毓昌案”如下:
江苏有个山阳县,(水灾奏君前,)当今圣主,账济涂炭,(恩旨到江南。)督抚委员查户口,遇着脏官王伸汉,(有心把账瞒。)好一个委员李县主,不肯依从,脏官定计,买嘱三祥,暗使毒药,遂把忠良陷,(一命染黄泉,)委员李爷,死的可怜,(令人心酸。)上天念忠义,敕封城隍在栖霞县,(显圣到家园,)路遇旧友叙苦情,因此破案,奏闻帝主,龙颜大怒,拿问脏官,立正典刑,从人李祥,摘心活祭,追封李爷,才把冤枉辩,(万古把名传。)
“李毓昌案”不仅详细叙述了李案始末,且饱含着曲作者的“匡正祛邪、疾恶扬善”的人文情怀。不过俗曲毕竟不是历史,李毓昌死后,“上天念忠义,敕封城隍在栖霞县,(显圣到家园,)路遇旧友叙苦情”等情节,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社会小事件,“鸦片烟”形象地描述了抽鸦片烟人的样子“吃烟的人儿,脸上挂着一个送命的招牌,(丢又丢不开,)引来了,鼻子眼泪往下盖” [1](P563),劝诫“这害人的东西,何必将他爱,(实在顽不开)” [1](P563);再如“窝娼”[1](P514)描述了山东历城吴太爷整治“娼妓”“包家子”的事件。
冒充头役在历城县,(从不到堂前,)所仗着窝娼,蒙吃蒙穿,(何日消闲,)与那些,得时的二爷们把帖换,(威风凛严。)有一位吴太爷,一到就把堂客断,(刑法儿新鲜。)妓女儿,剃去了头发,包家子,削去了眉尖,(胡子剃半边,)从今後,无依无靠无侣伴,(离了济南。)只见他,望影而逃一溜线,(隐遁千佛山。)
《白雪遗音》还记录了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和南明政权。“李闯作乱”[1](P495)以叙事方式记载李闯王反叛并杀进北京的历史事件,赞美了反抗李闯王的周瑜吉等人。引“李闯作乱”如下:
陕西流贼来作乱,(人马齐全,)带领着贼兵,反到潼关,(斩将千员)孙富廷,提兵布阵擒反叛,(放虎归山。)周瑜吉,归家别母,饮酒含泪,留下宝剑,全家自尽,单人独骥,闯进贼营,误中牢笼,乱箭攒身,全忠自刎,才把忠良陷,(慢散文武官。)好一个韩宫女,舍身保主,假顺闯贼,洞房花烛,传杯递盏,灌醉反贼,拔剑刺虎在宫院,(万古把名传)。
另外,吴之邨通过对《白雪遗音》中《太子逃难》和《藏舟》二曲中提到的太子、梁冀、马瑶草、万家春、简仁同等5人进行考证,得出结论:南明福王政权首辅大臣马士英并未降清受屠,与清奋战,后隐匿在江西南昌青云圃道院。[2]《太子逃难》[1](P515)《藏舟》[1](P515)二曲揭示了明末清初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白雪遗音》还记录了济南乃至整个中国的风土人情。“济南八景”[1](P481)描绘了“锦屏春晓”“明湖泛舟”“佛山赏菊”等济南美景;“蒙古”则描绘了清代济木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乾隆38年创置奇台、宜禾二县,济木萨初归奇台县管辖)的地理环境和四时风光,并以中土人的眼光描绘了当地人的奇怪装束——“拧辫双垂挂”。引“蒙古”[1](P605)如下:
吐鲁番儿济木萨,不养蚕桑不种豆麻,春雨过山头,恰似嫩雪纷纷下,刮起风,飞砂如豆打的行人怕,春无芳草,夏有冰花,惨凄凄,奇巧的佳人拧辫双垂挂,冬雪天,如掌鹅毛压倒了松树杈。
三、《白雪遗音》的文化价值
《白雪遗音》的大部分俗曲为抒发相思、爱慕等情感的情歌,或描摹四时风景、节日习俗的兴怀之作。它们真实地再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衣着服饰、房屋器具、饮食起居、岁时节日、游艺、婚丧等社会百相;还展示了求神拜庙、占卜问卦、麻衣神相[1](P548)、拴娃娃求子等社会风俗,反映出“神灵作为人们精神重要支柱”的时代特点。下面从“节日”“民间信仰和禁忌”“祈子生育”“待客”“婚丧”等几个方面考察该书的文化内涵。
(一)节日
《白雪遗音》提及“新春”“元宵”“清明”“端午”“八月十五”“重阳”“腊八”“小年”“除夕”等,当时的节日习俗在俗曲中尽展无余。如“新春到来”[1](P748) “新春元旦”[1](P747) “元旦”[1](P484)几首曲子描述了当时的新春风俗,引用如下:
新年到来,诸事安排。家家贴着门神对子,芝麻秸,爆 纸儿放的满地白,新年新衣添新气,又只见,满街上,闹闹烘烘,拉拉扯扯,把年来拜。发万金罢太爷,不敢太爷,好说太爷,岂敢太爷,太爷新春大喜,就大发财。
新春元旦,斗柄回还,太平一统过新年,门神对子贴上边,富家郎,衣帽整齐,只把那袍套换。俗人们,见节提筐挎篮,他卖的是,瓜子花生玉兰片。小人们,见节挣的代岁钱,挣了钱来买点耍货顽。他买的,琉璃喇叭小鼓当竹马,鬼脸拈拈转。到晚来,乒乓乒乓连声响,临明时,来来往往把礼还。这个说恭喜,那个说岂敢,新春吉庆,大发共财源。
元旦新春来得快,(焚香在神台。)斗柄回寅,三阳开泰,(紫气东来,)爆 纸,如花似锦满地败,(家家贴酉才,)新衣帽,来来往往把新节拜。(蹅碎了芝麻楷。)
曲中描述了新春时节,家家户户门上“贴门神和对子”,地上“撒芝麻秸”,设立神台,恭请神仙祖先;爆 连声响;街上商贩来来往往卖“瓜子花生玉兰片”,孩子们用“代岁钱”买“琉璃喇叭”等耍货;大人孩子穿新衣,戴新帽;相互拜年,见面行礼并送上祝福语“吉祥”“恭喜”“发万金”等。这几首曲子如同一幅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春节的温馨和美好。这些习俗大多流传至今。民国时期出版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习俗》记载:(春节)易门神桃符春贴,遍地撒芝麻秸,陈设供果迎祖先。是夕辞岁,燃爆竹滚人设酒守岁。老北京也有这样的习俗:除夕夜将芝麻秸、松木枝儿撒在庭院、台阶、门道等处。“除夕夜遍地撒芝麻秸”的习俗在今天的山东济南、历城、聊城及河北沧州等地的农村依然保留着。撒芝麻秸于地,人行其上,咔嚓作响,寓意为“踩碎”。“踩碎”谐音“踩祟”,意喻把一切灾祸都踩在脚下。而且“芝麻”隐含有“芝麻开花节节高”之美好寓意。
(二)民间信仰和禁忌
人们相信身边的事物或事件预示吉凶未来,《白雪遗音》提到“灯花爆”“眼皮跳”“茶棒竖”“喜鹊叫”“喜蛛儿报喜”“绣鞋占课”“铜钱问卦”“以字占卦”等数种。引几首曲子如下:
昨日晚上灯花爆,(眼皮儿乱跳,)今日吃茶茶棒儿竖着,(有个喜兆。)(《灯花爆》[1](P528))
怪不得儿,喜鹊不住一声一声喳喳叫,(喜蛛儿绕三遭。)(《怪不得》[1](P582))
嗳哟嗳哟实难过,半夜三更睡又睡不着,睡不着,披上衣服坐一坐,盼才郎脱下睡鞋占一课,一只仰着,一只合着,要说来,这只鞋儿那么着,要说是不来,那只鞋儿又这么着。(《嗳哟嗳哟》[1](P638))
俏佳人,手拿铜钱来问卦,(虔诚祷菩萨。)(《一轮明月》[1](P527))
“灯花爆”“眼皮跳”“喜鹊叫”“铜钱问卦”“以字占卦”是现今的人们比较熟知的。关于“喜蛛儿”的信仰,今河北沧州一带有“早喜蛛蛛晚喜财”的说法;天津有“早报喜,夜报财,半晌不夜有客来”的说法。“喜蛛”是一种长脚的小蜘蛛,一般带有不同程度的红色。按民间的说法,遇到了这种蜘蛛便是有喜事,尤其是喜蛛挂着细丝从屋梁上垂下来,表示“喜从天降”。“鞋卜”,现代人知之甚少,也称“占鬼卦”,是古代闺中少妇思夫盼归的占卜游戏。鞋卜的结果是凶是吉,看鞋头和鞋口的朝向。《金瓶梅》第8回提到潘金莲“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 [3]。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也描述一女子“望穿秋水,不见还家, 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 [4]
《白雪遗音》提及“挂棒止雨”的民间信仰。引“细细雨儿”[1](P648)如下:
告老天,这阵雨儿住了罢,(上香祷菩萨,)湿透了衣服,不值甚麽,(怎麽回家。)常言道,黄金有价人无价,(不是偏疼他,)你再下,我今就把棒棰挂,(是个方法。)
“挂棒棰能止雨”说法现在仍流行在河北省的一些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带有这样的做法:挂棒槌于门上,口念“棒槌打提溜,青天红日头”,雨则止。据民间传说,这与当地封龙山上的老龙——秃尾巴老张有关。与此俗相关,河北沧州一带有“下冰雹扔铲子”的做法。“下冰雹扔锅铲或菜刀”的风俗在山东省莱州市(旧称“掖县”)一带的农村也有,据说能驱除雹魔。
此外,《白雪遗音》还提到因“梨和离”谐音而忌讳“梨”字。引“小小金刀” [1](P714)如下:
小小金刀带在奴的腰里……郎问姐儿因何不把秋梨削,你我的相与忌一个字,梨字儿不要提,(哎哟)怕的是分离。
(三)祈子生育
《白雪遗音》提到“拴娃娃求子”习俗。引“赐儿山”[1](P731)如下:
夏景儿天,姑嫂二人要上赐儿山,因为烧香把愿还……(咦呀咦呀呀)姑嫂二人忙下跪,(咦呀咦呀呀)二人各自秉心虔,(尾)祝赞已毕忙站起,二姑娘吓,你把那双扎髻的娃娃与我拴拴红线,他若是有灵,来年许下挂香钱。
拴娃娃,是一种古老的生育习俗,又称“拴喜”“拴孩”,旧时山东各地都很流行。山东人拴娃娃一般去碧霞宫、白衣庵、子孙堂、张仙庙等地方,拜送子观音、送生娘娘和张仙等神。泰山碧霞元君庙、山东等地的碧霞元君的行宫、临清和滕州一带的奶奶庙或尼姑庵等,都是希望得子的夫妻们拴娃娃常去的场所。这一习俗也见于河北、河南等地。“拴娃娃”习俗在天津流传久远:天津天后宫备有大量的手艺人所塑泥娃娃。凡来求子的妇女在许愿供奉之后,来到“娃娃山”,将相中小泥娃用红绒绳系脖颈,偷携回家。娃娃带回家后要放置在卧室,用红布盖好,不能磕碰。待家中妇女生子后,请出“泥娃娃”,尊称为“娃娃大哥”。每年腊月里,父母带着家中的泥娃娃儿子到天后宫换一个体态大一点泥偶。[5]这就是天津的“拴娃娃”和“洗娃娃”习俗。该习俗在天津始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天后宫初建时期,直到文革。创作于20世纪初天津时调《刘二姐拴娃娃》描绘了天后宫求子的妇女形象:这个刘二姐,出阁五六年,没生过一个女,没养活一个男,娘娘宫的庙会,三月初三,这个刘二姐,一心要把娃娃来拴。关于“拴娃娃求子”的习俗,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白雪遗音》一书。
(四)待客
《白雪遗音》的俗曲再现了当时迎来送往等待客之道。如:
〖白〗喜孜孜把杏眼儿飘,进得门来问声郎好,打打土抖抖帽,拭脸的手巾预备一条,请坐请坐且请坐,装烟倒茶不用学。(《想多情》带白[1](P581))
手拉手儿,慢启朱唇,燕语莺声,问了一声郎君你可好,这一向身体可安宁,装上一袋香烟双手送,急忙献上一杯艳茶羹,挨骨并肩联膝,坐凝眉瞧看俏多情,叫丫鬟,与奴换上一支通宵蜡,安排酒席预备接风,(即去莫消停。)(《梦多情》[1](P584))
曲子描述了问好、打土、抖帽、奉毛巾擦脸、让座、奉茶、奉烟、安排酒席等诸多待客之礼。
(五)婚丧
《白雪遗音》的俗曲提及当时的婚丧嫁娶习俗。以“婚俗”为例:
香闺寂莫闷昏昏,埋怨爹妈老双亲,闺门幼女常在家,不见提亲未吃茶,心想意念不由己,我那爹妈话口儿也不提……今年我二八一十六岁,那先生算我正当婚,怎不叫我出门,那姑爹是何人……媒婆子再来说,我就许了亲。(《母女顶嘴》岔曲[1](P684))
朝思暮想,那软玉温香,郎才女貌正相当,双双鸾凤入画堂,(节节高)娇滴滴的兰麝香,我可偷看新郎,他就盖世无双,阿弥陀佛,烧着了高香拜了高堂,俺就入了洞房,街坊邻居都来看新娘,我可故意的妆腔,我把脸来高扬,就美的我这心里,拿着那模样,单等到黄昏,我就巧会鸳鸯,(尾)俺二人,吃罢合婚的酒,喜孜孜同入销金帐,劝君莫为状元客,先做洞房的探花郎。(《朝思暮想》[1](P739))
曲中提到了那时女子“一十六当婚”,且有“媒婆子提亲”“许亲”“吃茶(吃喜茶)”“拜堂”“入洞房”“街坊邻居看新娘”“吃合婚酒”等习俗,此外,该书还提及“婚姻簿”“月下老”等与婚姻有关的词语。再看《白雪遗音》提及的葬俗:
不认的粮船呵呵笑,谁家的棺材,在水面上飘,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上写着,钦命江西督粮道,孝子贤孙,手打着哀篙,送殡的人,个个都是麻套,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不认的粮船》[1](P668))
曲中提到“棺材”“引魂幡”“打哀篙”“穿麻戴孝”等葬俗。此外,该书还提到“出殡”“纸钱”等词语。
《白雪遗音》的内容涉及到18至19世纪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一幅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不仅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以“饮食”词语为例,仅在《两口变脸》[1](P757)和《洗菜心》[1](P716)中就提及“甜酱粥”“油炸鬼”“炸糕”“馒头”“银丝面”“吊炉烧饼”“羊肉饱子”“醋蒜”“稀饭”“虎皮酱瓜”“咸鸭蛋”“炸肉箍噜乾”“南路烧酒”“老乾”“海南槟榔”“叶子烟”“烧酒”“黄酒”“虾米拌素菜”“黄瓜拌面肋”“油炸笋鸡”“蒜拌海蜇皮”等食品名20多种。《白雪遗音》包含有大量服饰(如“撒鞋”“绣鞋”“弓鞋”“兜兜”“罗裙”“香罗带”“汗巾”“珐琅戒指”“红绒丝绦”“烟袋荷包”“灯笼裤子”等)、女性常用物品(如“杭州绒纂”“木梳墨篦”“桃花宫粉胭脂片”“灯草花儿”“翡翠花儿”“栀子茉莉江西腊”“迎风倒儿”“催风篮儿”“贴金乖乖”“鹅翎蜻蜓”“翡蝴蝶”“莺哥架”“苏州簪”“翡翠燕”“一丈青”“镀金圈子”“白玉环”“锡蜡圈”)、游艺(如“抓子”“围棋”“双陵”等)、戏曲名(如“孙庞斗智、张飞赶船、满床笏、十五贯、单刀赴会、凤仪亭吕布戏貂蝉、桃园结义、火烧赤壁、雷峰塔、卖油郎独占花魁、临潼山、醉打山门、铁冠图、尼姑思凡、潘姑学舌、霸王别姬、双打店、辞曹、过五关、风筝误、罗成托梦、林冲奔梁山、单鞭夺朔”)等词语,成为展现18至19世纪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白雪遗音》一书曲词内容极为广泛,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重要的通俗文献。在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多个方面具有研究价值,应该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总起来说,《白雪遗音》既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文化史料集,也是一部丰富详尽的语言史料集。
参考文献:
[1]冯梦龙,王廷绍,华广生,等.明清民歌时调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吴之邨.“朱耷八题”续四[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5):11-19.
[3] (明)兰陵笑笑生著,秦修容整理.金瓶梅(会评会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高致华.浅谈天津天后宫与其拴娃娃习俗[J].台湾宗教研究,2009,(2):113-141.
[责任编辑:张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