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挚之心,深厚之情

作者: 时间:2017-12-14 点击数:

真挚之心,深厚之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00

 

  要:齐越作为我国杰出的播音艺术家、播音学教授,其在播音领域的贡献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播音创作过程中,他设计了独特心理定位,融入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并且紧扣时代节奏,反映了一代人的炽热情感,为播音创作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齐越;播音艺术;谁是最可爱的人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910201701-0019-03

 

人民广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配合政治宣传报道相当出色,其中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十分突出,中央和各地方台的播音员热情饱满地播出了大量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了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对外广播方面,国际台及时报道了中国政府的声明、前线战况和世界各地反对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行径的声音。195141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作家魏巍采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魏巍从采访到的20多个故事当中,精心选出了三个最典型最感人的写入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思想境界。典型的事例、细致的描写、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所有人的心。这篇真切动人的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特写报告,被后人誉为“中国人民军事报道的巅峰”。《谁是最可爱的人》由齐越播出,齐越的播音情感真挚饱满,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通过电波,人们听到了松骨峰战斗和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故事,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勇猛和革命英雄主义,以及他们对朝鲜人民无私的爱和伟大的国际主义情怀;通过电波,人们听到了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爱。《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播出,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也推动了后方人民的支前活动,“最可爱的人”成为大家对志愿军最亲切的称呼。大量的慰问信、慰问品飞过鸭绿江,穿越封锁线,寄到硝烟弥漫的战壕里,寄到英勇奋战的战士手中。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强大的后盾。齐越深情演绎的这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为通讯播音创作树立了典范。

一、独特的心理定位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的创作中,齐越在播讲者的心理定位基础上,还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心理定位——战士,从战场上走出来的,甚至带着些硝烟味儿的战士。他对“人民的战士”这个身份有着充沛的理解,从而有了人性化的表达,这比单纯地从播音创作者、艺术表现者的角度出发来得更实际和贴切。由于有了“战士”的心理定位,在整个播音创作中,齐越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悲切,他从骨子里反映出的是战士的情怀、军人的风格,他的播音充满了对党的忠诚、对胜利的渴望、对战场搏杀的勇气、对烈士的崇敬以及对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光荣和自豪。

《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叙述“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然后用设问的方式展开全篇,“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齐越在创作时不是从文学作品赏析的角度入手,他非常投入,他就是魏巍、就是战士,直接切入、现身说法,与文章融为一体,一开篇便把握住了“我就在”“我参与”的现在进行时,叙述感强,新闻性突出,其体现出的强烈的纪实性特征与后来一些人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强调追述感的文学性表述有着巨大的差异。“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齐越的处理没有边缘化、脸谱化、模式化,开篇叙述平缓有度,为后面的高潮作了铺垫。在播到战士名字的时候,齐越对每个名字的字尾都进行了上扬处理,从语言中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哀悼,更有作为一名战士,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荣光。正义的战争也不免要付出代价,齐越的播音似乎带着硝烟,把我们带回战场,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始终和前线战士们并肩作战的广播工作战线上的战士形象。

二、深厚的爱国情感

对侵略者刻骨的恨和对人民志愿军真切的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创作成功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历练,齐越在播音创作上的娴熟技巧自然地融会在了深厚的爱国感情之中,浑然一体、真挚动人。

“齐越和我作为贺龙同志率领的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的成员,前往兄弟邻邦朝鲜访问。从平壤到咸兴、到开城,我们在战斗前沿、工厂矿山采访,合作采制了一些人物讲话和录音报道,托火车的列车员带回北京播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艰苦卓绝、英勇战斗的事迹,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次访问中的切身感受,无疑对他后来成功地播出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思想感情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这是齐越的老战友杨兆麟在缅怀齐越的文章《往事悠悠 思绪绵绵——怀念老友齐越,并慰扬沙林》中的一段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齐越真情实感的源头。播音员必须具备驾驭各种稿件的能力,引发符合稿件要求的态度和感情是播音创作的关键。齐越从对稿件的深刻理解和亲身感受中产生积极的播讲愿望,激发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态度、感情,并以此贯穿全篇。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帝国主义就把触角伸到了朝鲜,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志愿军战士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齐越和每个人一样,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朝鲜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志愿军的英勇。《谁是最可爱的人》真实而感人地描述了这一切,当齐越拿到稿子时,他便立刻和稿件中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并激发了内心真实的情感,他播出的这篇文章充满了对志愿军的崇敬和讴歌以及对美帝国主义的痛恨,爱憎分明、感人至深。

在创作过程中,齐越始终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假装出来的,而是他骨子里本来就始终奔涌流淌着的。齐越很早就投身到革命当中,他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对压迫、对亡国有着刻骨的理解,有着切肤之痛,他对敌人的恨、对战友的爱不是从书本中看到的,也不是听别人叙述的,而是在朝鲜的亲身感受,那里的所见所闻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这种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始终贯穿在他的播音创作中。另一方面,齐越在创作时表现出的饱满的真情实感并不是为了表达而刻意调动起来的,而是他铮铮铁骨、为人敞亮的直接体现,是他爱憎分明、心系祖国的真实写照,这使我们在聆听这篇作品时完全超越了齐越对字词、断句等的外在处理,而被真实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所吸引。

三、昂扬的时代节奏

反映时代气息的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让人久久难忘。齐越的播音慷慨激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并不是他的个人情感,而是整个时期、一代人炽热情感的浓缩。

五十年代初期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面临唇亡齿寒的危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全民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共同心声。齐越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流露出的真情实际上反映出了当时四亿五千万人民的心声,马玉祥火中救小孩、与战士防空洞里的对话……那些难忘的片段,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播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在激发全国人民斗志的同时,也振奋着战斗在一线的志愿军战士。齐越在《献给祖国的声音》一文里有这样一段叙述:“五十年代初,我播出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后,信件像雪片一样从朝鲜战场飞向我们小小的播音室。一位战友寄来了缴获的降落伞,他在信中说,一次炮击,他的战友为了保护连里唯一的一台收音机,牺牲了自己生命。他说:你的声音使我们感到党和祖国人民就在身后。[2]“我们没有别的,只有更加勇敢地战斗,歼灭更多的敌人,争取抗美援朝的彻底胜利,来回答毛主席和祖国人民的关怀。”[3]

当真情实感反映时代特征,个人情绪融入大众情感时,必然会点燃所有人的激情,引发所有人的共鸣。人们从齐越形象的语言描述中听到了翻滚的情感,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战士,在那一刻,所有人心中的爱国热情、献身激情都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深深地融入到作品之中,跟随作者、播音员来到了朝鲜,体会战士们的苦与乐,感受战争的悲壮与荣光。齐越播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能够感染大众,是因为他的真情实感紧扣时代的脉搏,追随时代的浪潮,体现了时代的最强音。齐越曾说过,播音员要用声音传达党的声音,表达人民的心声。他并非生来就是播音大家,他的声音也并不完美,但他的播音代表了时代,他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停地修正自己,进行思想改造,不断地追寻光明,努力与时代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词句,把我们带到了沙石飞舞、硝烟弥漫的战场,让我们看到了真情实感与时代强音的完美结合。

我们的战士们平凡简单,但这种平凡简单中却透着伟大。齐越也是平凡简单的人,坚持原则、爱憎分明,正是这两种平凡和简单的交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可爱与伟大。齐越播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从战士的角度出发,体现着那一代人的风骨和血气方刚,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抗美援朝的立体画卷。世事沧桑,时光流转,今天,我们常常把这篇文章当成报告文学、文艺通讯、散文,但在当时这却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战地报道,它和其他许许多多的战地报道、通讯一起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没有唯美的声音,没有过度的意境创造,没有冷静客观的赏析,不管时间如何磨砺,《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带给人们的激动和震撼依然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参考文献:

[1]齐越奖励基金办公室.永不消逝的声音——缅怀齐越教授专辑(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第三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3]徐光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19492000[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梅(1976-),女,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秀敏]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